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5-01-15 16:39
来源:本站
2024年高考结束后,襄阳市民政局、襄阳融媒体中心、襄阳市慈善总会、襄州区民政局、襄州区雲毅慈善基金会联合发起“毅”起圆梦助学公益项目,用爱心点亮困难学子的求学路。如今,这些学子已走进大学校园开启求学之路。日前,襄阳融媒体中心记者对部分受助学子进行了回访,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汤如意:大学生活比想象中更精彩
从小跟着奶奶生活,懂事的宋文宾发奋苦读,希望替父亲撑起这个家。2024年夏天,宋文宾以优异成绩考入华南理工大学。在学习领域,宋文宾一如既往地认真。他说,特殊的成长环境让他早早就养成了独立性,所以很快就适应了大学生活。
入学考试过后,原本学习工业工程专业的他果断选择修“软件+工管”双学位。他精心制订了4年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忙碌又充实。课余时间,宋文宾坚持参加志愿者活动,以增加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听说学校有软件开发项目需要外围基础工作,他毅然报名参加。浩瀚的代码世界里,他一次次攻克难题、一次次深入钻研,让自己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肖郝运:努力成为更出色的自己
母亲收入微薄,父亲身体不好,哥哥患有脑瘫,肖郝运从8岁开始每天5点起床锻炼,19岁成为国家一级运动员,还3次获得湖北省青少年拳击锦标赛冠军。去年9月,肖郝运进入武汉体育学院的大门,但此时他心里忐忑不安,因为这里会聚了各个项目的佼佼者,要取得好成绩,压力可想而知。
在为期一个月的军训中,肖郝运认真领会教官教的每一个细节,凭借标准的正步动作,在连队中突出重围,站在了护旗手的位置上,并被评为军训先进个人。在后续的卓越班考试中,肖郝运又以出色的专业能力和文化课成绩,成功进入了该班。在“武体大学生素质提升月”辩论赛活动中,肖郝运勇于挑战自己的短板,以赛促学,成功挺进半决赛。
期末考试结束后,他报名参加了学校的艺考志愿者活动。他说:“我的求学机会来自热心人士的资助,虽然我现在能力有限,但我希望用自己的双手去奉献爱心,传播正能量。”
冯文倩:在挑战中不断充实自己
母亲残疾,家里的开销全靠父亲打零工。2024年8月,老河口市孟楼镇的冯文倩被天津科技大学录取,她获得了助学金资助。
冯文倩说,自己是从小镇考上了大学,进入大学后,她体验到了落差感。但她很快调整心态,积极融入校园生活,在各种挑战中不断充实自己。入学后没多久,冯文倩便加入了学生处服务中心,为同学、老师帮忙,并且拿到了人生第一笔薪资,也缓解了生活压力。此外,冯文倩还加入了学校的国标舞社团和青年志愿者协会,积极参与学校各类活动。
冯文倩表示,自己不仅认识了很多有爱的朋友,生活也过得很充实,在无私奉献中,自己还收获了成长与心灵的满足。这些美好的瞬间如同璀璨的宝石,镶嵌在青春的记忆之中,她更深刻体会到了奉献精神的真正含义。
据了解,“毅”起圆梦助学公益项目于2024年8月发起,30名优秀学子分别获得5000元助学金。襄阳市慈善总会作为重要支持单位之一,积极参与并见证了该项目的实施。项目的每一个资助名额均由学生本人申请,并经襄阳融媒体中心记者一一上门核实,再由当地社区或学校提供佐证,最后在《襄阳日报》《襄阳晚报》等官方媒体上公示,确保资金用于最有需要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