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在冬日里流淌
—襄阳市“育心计划”公益活动年会举行
志愿育心,幸福同行。1月4日,2025年襄阳市“育心计划”公益活动年会成功举行。市直部门相关领导、特邀专家、教育工作者及爱心志愿者等200余人汇聚一堂,共同回顾并总结了2024年度“育心计划”心理健康公益活动的丰硕成果。襄阳市慈善总会作为重要支持单位之一,积极参与并见证了这一盛会。
活动现场,襄阳市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鹏辉为“育心计划”中表现突出的“慈善大使”和“慈善之星”获得者颁发了荣誉证书,以表彰他们在公益活动中的杰出贡献。这些荣誉的颁发,不仅是对获奖者的肯定,更是对全社会参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爱行动的激励。
随后,襄阳融媒体中心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周锴对2024年“育心计划”心理健康公益活动整体开展情况进行了介绍;湖北文理学院心理学教授、襄阳市心理咨询服务志愿者协会执行会长李训奎对2024年协会工作进行了总结,并介绍了“育心计划”深化托举工程“e灯幸福体验园—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2024年度“育心计划”表现突出志愿者代表赵华平结合自己作为“心理妈妈”的实际情况,为现场爱心志愿者们作了故事分享。
此外,年会还邀请了多位知名心理学专家和学者进行现场访谈,围绕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为“育心计划”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襄阳市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鹏辉表示,将继续支持并推动“育心计划”的深入实施,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搭建公益平台,为更多需要帮助的青少年提供心理支持和援助。同时,襄阳市慈善总会也将加强与各方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索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模式和方法。
据了解,为积极响应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号召,落实《襄阳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育心工程”实施方案》,襄阳融媒体中心、襄阳市心理咨询服务志愿者协会及北京联合保险经纪有限公司襄阳市分公司于2024年联合发起了“育心计划”公益活动,旨在为青少年营造一个更加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
爱心点亮求学路
2024年高考结束后,襄阳市民政局、襄阳融媒体中心、襄阳市慈善总会、襄州区民政局、襄州区雲毅慈善基金会联合发起“毅”起圆梦助学公益项目,用爱心点亮困难学子的求学路。如今,这些学子已走进大学校园开启求学之路。日前,襄阳融媒体中心记者对部分受助学子进行了回访,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汤如意:大学生活比想象中更精彩
从小跟着奶奶生活,懂事的宋文宾发奋苦读,希望替父亲撑起这个家。2024年夏天,宋文宾以优异成绩考入华南理工大学。在学习领域,宋文宾一如既往地认真。他说,特殊的成长环境让他早早就养成了独立性,所以很快就适应了大学生活。
入学考试过后,原本学习工业工程专业的他果断选择修“软件+工管”双学位。他精心制订了4年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忙碌又充实。课余时间,宋文宾坚持参加志愿者活动,以增加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听说学校有软件开发项目需要外围基础工作,他毅然报名参加。浩瀚的代码世界里,他一次次攻克难题、一次次深入钻研,让自己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肖郝运:努力成为更出色的自己
母亲收入微薄,父亲身体不好,哥哥患有脑瘫,肖郝运从8岁开始每天5点起床锻炼,19岁成为国家一级运动员,还3次获得湖北省青少年拳击锦标赛冠军。去年9月,肖郝运进入武汉体育学院的大门,但此时他心里忐忑不安,因为这里会聚了各个项目的佼佼者,要取得好成绩,压力可想而知。
在为期一个月的军训中,肖郝运认真领会教官教的每一个细节,凭借标准的正步动作,在连队中突出重围,站在了护旗手的位置上,并被评为军训先进个人。在后续的卓越班考试中,肖郝运又以出色的专业能力和文化课成绩,成功进入了该班。在“武体大学生素质提升月”辩论赛活动中,肖郝运勇于挑战自己的短板,以赛促学,成功挺进半决赛。
期末考试结束后,他报名参加了学校的艺考志愿者活动。他说:“我的求学机会来自热心人士的资助,虽然我现在能力有限,但我希望用自己的双手去奉献爱心,传播正能量。”
冯文倩:在挑战中不断充实自己
母亲残疾,家里的开销全靠父亲打零工。2024年8月,老河口市孟楼镇的冯文倩被天津科技大学录取,她获得了助学金资助。
冯文倩说,自己是从小镇考上了大学,进入大学后,她体验到了落差感。但她很快调整心态,积极融入校园生活,在各种挑战中不断充实自己。入学后没多久,冯文倩便加入了学生处服务中心,为同学、老师帮忙,并且拿到了人生第一笔薪资,也缓解了生活压力。此外,冯文倩还加入了学校的国标舞社团和青年志愿者协会,积极参与学校各类活动。
冯文倩表示,自己不仅认识了很多有爱的朋友,生活也过得很充实,在无私奉献中,自己还收获了成长与心灵的满足。这些美好的瞬间如同璀璨的宝石,镶嵌在青春的记忆之中,她更深刻体会到了奉献精神的真正含义。
据了解,“毅”起圆梦助学公益项目于2024年8月发起,30名优秀学子分别获得5000元助学金。襄阳市慈善总会作为重要支持单位之一,积极参与并见证了该项目的实施。项目的每一个资助名额均由学生本人申请,并经襄阳融媒体中心记者一一上门核实,再由当地社区或学校提供佐证,最后在《襄阳日报》《襄阳晚报》等官方媒体上公示,确保资金用于最有需要之人。
高新区启动“健康童乐园”项目
1月14日上午,“健康童乐园”关注乡村儿童早期发展公益项目启动仪式在高新区东风社区举行。此次活动,由高新区社会事务局、高新区慈善会、高新区东风街道东风社区及樊城区益家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举办。高新区各镇(办)、村(社区)及0-3岁儿童及家长60余名代表参与活动。
活动现场,高新区社会事务局民政科科长朱道焕指出:“儿童早期发展不仅是家庭幸福的基石,更是社会持续进步与繁荣的重要驱动力。该项目是关注民生、重视儿童成长的具体实践,希望通过优化儿童成长环境,促进0-3岁儿童健康成长,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紧接着,樊城区益家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王明飞详细介绍了项目的背景、目标、实施步骤及预期成效,为73户0-3岁家庭套价值73000元。随后,举行了物资捐赠发放仪式,家长与儿童亲身体验改造后的养育空间,并在志愿者的协助下,为高新区0-3岁儿童家庭捐赠了73套健康童乐园物资包,价值73000元,涵盖促进儿童早期发展的玩具、书籍及教育工具,助力家长优化家庭养育环境。
活动尾声,高新区慈善会秘书长张毅与家长们深入交流了家庭儿童教育理念,强调心理抚养的重要性,同时鼓励家长们在儿童早期教育中要积极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通过科学的育儿方法,以高质量陪伴方式,助力儿童全面健发展,健康成长。
高新区爱心汇聚 温暖百名贫困学子
1月10日上午,高新区慈善会、高新区关工委联合襄阳正德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一辰公益及郎才女貌婚庆礼仪公司,共同为高新区内的群力小学、清河小学、魏庄小学等10所中小学校的100名困难学生,捐赠了价值1.08万元的关爱物资,包括食用油、早餐奶和大米等,以实际行动传递爱心,助力学子健康成长。
高新区慈善会秘书长张毅表示:“此次捐赠不仅为困难学生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更传递了社会的温暖与关爱。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社会组织和企业加入到助学支教行列中来,照亮更多困难学子的前行之路。”
宜城市开展“慈善情暖万家”春节大走访大慰问活动
1月下旬,宜城市慈善总会联合全市各级党政机关、群团组织、事业单位,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慈善情暖万家”春节走访慰问活动。
在家国同春,举杯共庆春节来临之际,宜城市慈善总会从“慈善一日捐”活动募集资金中,安排60余万元的资金、物资,对全市城乡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失业生活无着落人员、遭受重大疾病、天灾人祸重大变故的贫困家庭、残疾人家庭,以及入住城乡福利院等特殊困难群体,开展大走访大慰问送温暖活动,让他们度过一个祥和愉快的春节。
为了确保小年过后,春节前将所有“应帮尽帮、应救尽救”困难群体全部精准走访帮扶到位,市慈善总会安排50万元资金、18000公斤大米、80件食用油,200床棉被、400套手提灯、暖水袋等春节慰问物资,举办集中发放仪式,由全市各镇(街道)领回后对所属村、社区困难家庭开展大走访大慰问,确保困难群众能够度过一个温馨、祥和的新春佳节。
市慈善总会作为“慈善情暖万家”春节大走访大慰问活动主办单位,还积极联合市民政局、市妇联、残联等部门,深入困难老党员、困难职工、留守儿童家庭,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和生活物资,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关爱,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
宜城市开展2025年“慈善一日捐”活动
2025年春节来临之际,为确保困难群众温暖安心过冬、幸福祥和过节,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宜城市举行2025年“慈善一日捐”活动启动仪式,宜城市委武义泉书记作动员讲话并带头捐赠,市“四大家”领导和其他机关干部纷纷慷慨解囊。启动仪式现场,348名机关干部共计捐款5.99万元。
此次“一日捐”活动,全市将集中利用春节前半个月时间,通过党委政府动员,新闻媒体跟进宣传,微信微视频持续推送,慈善会每日通报宣扬等方式,鼓励和倡导全市党员干部带头捐出一天的工资收入,生产和经营性企业捐赠一天的利润,食品加工企业开展粮油食品捐赠,通过众人拾柴、涓滴汇海,共同做大慈善救助资金盘,扩面增量慈善救助项目库,以此丰富救助内容,扩大受益人群,提高救助质量,营造向上向善氛围,切实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宜城市委武义泉书记在启动仪式上要求,本次活动所募集的资金,严格按照慈善法等法律规定,重点支持2025年春节期间困难群众救助,以及全市全年度慈善帮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乡村振兴、共同缔造、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截至1日24日全市共有4200余名党员干部参与捐赠,募集资金64026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