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5-06-11 09:49
来源:本站
市慈善总会召开六届九次理事会暨换届筹备会
5月23日,市慈善总会召开六届九次理事会暨换届筹备会。市慈善总会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理事、监事以及各县市区慈善会负责人共计3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襄阳市慈善总会第七届会员名单、理事会、监事组成人员提名名单;《襄阳市慈善总会第七届换届选举办法》;第七届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监事长候选人名单;《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草案)》;《第六届理事会财务工作报告(草案)》;《襄阳市慈善总会章程(草案)》以及《襄阳市慈善总会第七届会费标准》。
市慈善总会会长彭政海指出,此次六届九次理事会的召开,既是全体成员凝聚共识、汇聚合力的新起点,更是贯彻党中央关于慈善事业决策部署的重要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的精神根基与党的惠民政策指引的发展方向,为新时代慈善事业确立了更高标准、指明了康庄大道。近年来,总会通过打造品牌矩阵,在助学圆梦、大病救助、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形成示范效应,特别是创新建立的“慈善+社会组织+爱心企业”联动机制,有效破解了弱势群体急难愁盼问题,在襄阳市营造了一个好的宣传氛围,弘扬了人人向善社会风尚。针对即将召开的换届选举大会,彭政海提出"三个必须"工作要求:必须强化责任担当,筹备组全体人员要按照会议要求,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确保换届工作规范有序;必须严守规矩纪律,真正选拔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领导集体;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在数字慈善、社区慈善、文化慈善等领域开辟新赛道,培育慈善事业增长极。
市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鹏辉指出,要严格落实会长提出的各项工作要求,深刻认识换届工作的历史使命,并以此次换届为起点,实现三个“新突破”:在服务大局上突破:紧扣党和政府中心工作,主动融入共同富裕、民生保障等国家战略,提升慈善事业的全局贡献度;在创新发展上突破:探索“互联网+慈善”“慈善信托”等新模式,增强资源整合能力和项目可持续性;在公信力建设上突破:以更高标准推进信息公开,打造“阳光慈善”,让每一份善心都能被看见、被尊重。
“柔软的星群”儿童福利院福娃作品展
暨公益义卖活动正式启动
5月22日上午,由市民政局主办,市慈善总会、市儿童福利院承办,603文创园、草草义工协会协办的“柔软的星群”儿童福利院福娃作品展暨公益义卖活动在603文创园正式启动。襄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鹏程、市民政局局长曹黎、市慈善总会会长彭政海以及民政、教育、团委、妇联、残联、襄城区政府分管领导、多家爱心企业和社会组织代表出席。
活动以儿童手势舞开始,领导嘉宾通过视频短片和市儿童福利院院长廖红娅的分享,了解了画展筹备背后的动人故事和孩子们的创作过程。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刘春鑫现场书写“情满儿福”,为孩子们送上美好祝愿。随后,领导嘉宾牵手儿童共同悬挂“福袋”,枝繁叶茂的“爱心树”是大家对孩子们的温暖期许。
在作品观展区,王鹏程和曹黎共同为“柔软的星群”——襄阳市儿童福利院首届福娃艺术成果展揭幕,鼓励孩子们勇敢追逐梦想,用艺术点亮生活。在不同区域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跟随着画作走进儿童福利院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了解每一个作品背后温暖的故事。在“文润童心”创意互动区,市书法家协会、市美术家协会的老师们现场创作《美好的未来》等主题画作,搭建起公益爱心的桥梁。在手工作品展示区,参加活动的领导和嘉宾带头认购儿童作品,为市慈善总会“福娃圆梦慈善爱心基金”注入本次活动的首批善款,截至5月23日,已筹集金额58877元。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艺术的盛宴,更是一次爱心的汇聚,让大家看到了儿童福利院孩子们无限的创造力和潜力,也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与支持,帮助他们在爱的滋养下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襄阳市首届早癌筛查工程暨省、市三甲名医会诊月”活动5月1日正式启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服务区域百姓,提供优质医疗资源。4月30日,市慈善总会联合襄阳市鼓楼医院(以下简称:鼓楼医院)举办的“襄阳市首届早癌筛查工程暨省、市三甲名医会诊月”活动正式启动,将在5月1日-31日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惠民医疗行动。届时,省、市三甲医院名医将在鼓楼医院联合坐诊,通过“早筛+名医”的双轨服务模式,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专家更难”的就医痛点。
本次活动,鼓楼医院将对符合条件的患者治疗费用进行相应补助。下一步,市慈善总会将总结本次活动经验,继续积极联动社会各界力量,形成长效帮扶机制,着力构筑"筛查-诊断-治疗"的全链条健康保障体系。
高新区慈善会召开三届五次理事会议
5月20日上午,襄阳高新区慈善会三届五次理事会议在高新区管委会三楼会议室召开,高新区管委会一级调研员、慈善会会长吴建明出席会议并讲话,高新区社会事务局民政科负责人朱道焕及高新区慈善会理事、监事及会员单位27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审议通过了《高新区慈善会2024年度工作报告》、《高新区慈善会2024年度财务工作报告》、《襄阳高新区慈善会重大事项》及听取了理事的意见及建议。
工作报告指出,全年募集款物175.35万元,其中捐赠款151.71万元、物资价值23.64万元,公益性支出186.07万元,占上年度总收入232万元的80.2%,开展各类项目活动共计126场次,切实惠及群众1.68万人次,彰显了慈善事业的力量与温度。
会议强调,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高新区慈善会在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和高新区社会事务局具体指导下,围绕"强化募捐体系、优化帮扶策略、深化内部管理、拓展宣传维度"四大方向提质增效。2025年,襄阳高新区慈善会坚持党的领导,创新募捐机制,深化“慈善+产业”合作,优化心理健康、助学支教等品牌项目,强化文化传播与内部管理,提升服务效能,精准纾困解难,助力高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吴建明在总结讲话中强调,要锚定政治坐标,打造民生服务新高地。聚焦"一老一小一困"核心群体,构建教育扶智、医疗互助、助残济困三位一体的精准帮扶体系,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慈善品牌矩阵;要筑牢法治根基,构建阳光透明新生态。建立捐赠全流程可视化追溯机制,创新"规范+创新"双轮驱动模式,既守牢法律底线,又激发慈善活力;要厚植公信力,开辟全民慈善新格局。搭建捐赠者参与平台,推动"指尖公益"向"身边慈善"转型,让每份善意转化为可见的民生温度;要以初心丈量民生冷暖,以法治护航慈善发展,凝聚多方力量,共同谱写高新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高新区开展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培训
5月21日,为推进家庭教育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襄阳高新区社会事务局、襄阳高新区慈善会、襄阳高新区党群工作部联合襄阳市心理咨询服务志愿 者协会依托襄阳市妇联“向阳·家有教”薪火计划资源支持,在高新区东风社区举办家庭教育公益讲师专项培育活动。此次活动通过系统化培训,着力破解基层家庭教育指导人才短缺、服务标准化程度待提升等现实问题,共有125名教育工作者及社区基层治理骨干代表参与全天研修培训。
项目立足“三维赋能体系”理论框架,采用“知识输入-场景模拟-成果转化”培养路径,设置8课时标准化课程。内容涵盖家庭教育政策法规解析、家校沟通情境演练、课程研发逻辑构建三大核心板块,配套实践任务清单及动态评估机制,推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形成“培训-考核-服务”的完整闭环,为构建区域家庭教育资源库奠定专业基础。
研修课程设置突出实操导向,上午由湖北文理学院教授、心理健康专业教师李训奎主讲《家庭教育核心理念与家庭教养方式》,系统梳理《家庭教育促进法》与日常工作的结合点;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焦仕惠通过《家庭教育活动设计与传播》工作坊,带领学员开展角色扮演与案例分析。下午课程聚焦服务场景应用,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张晓丹在《家庭教育指导实战技能》模块中,指导学员完成活动方案策划并接受现场考评答辩。
培训现场设置即时反馈机制,通过“理论学习+情景模拟+专家点评”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激发学员参与热情。在亲子冲突调解模拟环节,参训教师杨梦婷表示:“情景演练让我直观认识到家庭教育的复杂性,专家提供的沟通话术框架具有很强操作性。”结业考核环节,92%学员通过家庭教育案例处置能力测试,现场展示3组优秀案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