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5-06-26 15:11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主动作为,坚持守正创新、稳中求进、服务群众,着力提高慈善募捐的社会参与度,着力增强慈善项目的聚焦精准度,着力加大慈善文化的渗透感染力,推动总会工作和建设。全年,市慈善总会本级募集款物2437.9万元(募集善款1637.9万元,中慈援助药品价值800万元),救助支出1679.4万元,发放中慈援助药品价值800万元。
一、积极开源拓面,夯实慈善资金底盘
1.创新编制慈善项目。一是总会积极探索教育助学的慈善援助模式,开展“一路童行·暖心向阳”公益捐赠活动,50余家爱心企事业单位踊跃捐赠,募集慈善款物42.5万元,帮助解决我市偏远地区中小学学生体育用品和体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二是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我市乡村振兴,总会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明办开展“慈善惠民·点亮乡村振兴路”公益活动,募集善款78.83万元,助力乡村改善照明条件。三是启动慈善共享按摩椅项目。为探索消费助力慈善新模式,总会联合爱心单位在襄阳市殡仪馆投放共享按摩椅16套,每台每年根据用户扫描使用次数,每单捐赠1元用于慈善公益,累计募集善款9600元,逐步形成常态化募捐渠道。
2.基金发展更加多元。2024年,总会各类爱心基金累计捐赠566.24万元,并新增10个爱心基金。其中,海鹏水镜医疗技术公司在总会成立首个尿毒症患者专项慈善基金。公司按照每月5万元的标准注入基金,主要用于资助贫困尿毒症2024年,市慈善总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患者等项目,已累计捐赠40.46万元。骆驼慈善爱心基金捐赠120万元,开展助困、助学等公益活动。爱尔慈善爱眼基金捐赠80万元,帮助眼疾患者实现光明。襄阳四中教育基金捐赠131万元,用于助学支教等公益活动。福娃慈善爱心基金募集善款31.6万元,为我市孤弃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儿童及成年孤儿提供慈善救助,开展社会融合和实践活动。
3.全力助推乡村振兴。一是市慈善总会按照“总会引领、市州统筹、县市推进”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幸福家园”村社互助联动项目。以助力乡村振兴为根本宗旨,以村级组织为实施主体,以慈善税收优惠和项目配捐为促进手段,通过亲情乡愁广泛动员社会资源。2024年全市累计募集善款138.6万元,用于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产业发展等。二是用企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我市多家企业,如华电集团、骆驼集团、湖北中烟襄阳烟厂、水务集团等单位,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各项部署要求,牢记企业责任与担当,先后累计捐赠220多万元帮扶资金,通过产业帮扶、消费帮扶、打造特色项目等多种方式,为我市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二、坚持精准作为,增强慈善救助实效
1.凝聚资源精准关爱。一是总会一灯慈善爱心基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志愿者讲师们走进校园,为孩子们带来不同形式的心理辅导课;走进社区,为居民带来关于睡眠健康的主题讲座,为需要帮助的人们送去温暖和关怀。二是由市民政局主办的“襄未来•护童心”六一儿童节主题活动在樊城区牛首一中举行。总会为牛首一中、普陀学校和竹条中心小学捐赠了图书及文体用品等教育物资,为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成长贡献一份慈善力量。 三是在端午节、中秋节等重点节假日,总会联合爱心企业 ,走进福利机构慰问孤寡老人,送去价值4万余元的爱心物资。四是爱心企业芭芭鸭童鞋公司捐赠400双棉鞋,分发到朱集镇官庄小学、老河口市孤困儿童团等地的孩子们手中,助力温暖过冬。
2.做好做实传统品牌。“慈善情暖万家”活动,总会动员社会各界累计捐赠慈善款物价值约17万元,元旦、春节等节假日期间,通过发放慰问品、慰问金等方式,把关怀和温暖送到困难家庭,帮助他们一起欢度佳节。扎实推进“金秋助学”系列活动。总会积极联合新闻媒体、慈善基金会、爱心企业等单位,汇聚爱心资源,累计募捐助学款143万元,资助特困学生,帮助他们圆梦大学。湖南岳阳洪涝灾害应急救助,募集抗洪赈灾款14万元,帮助受灾地区渡过难关。
3.慈善助医惠及千家。一是“医路同行”慈善医疗救助项目,我市各级慈善组织大力推进,全年累计募集252.4万元慈善救助金,为百名大病患者减轻了医疗负担。二是总会联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一医院开展困难先心病患儿救助活动。活动当天,共有43名家长带孩子前来就诊。经过筛查,6名患儿获免费手术治疗,1人获部分手术费减免资助。该活动开展15年以来,一直受到广大市民的认可和好评。三是总会中慈援助药品发药点为大病患者发放“格列卫”“达希纳”“易瑞沙”“泰瑞沙”药品1161盒,685人次,发放药品价值约800万元。四是市慈善总会积极参与大病患者爱心援助,累计为49名大病患者家庭发放救助金12.98万元,缓解大病患者的燃眉之急。
三、强化氛围营造,慈善意识持续提升
1.宣传力度不断加大。总会联合襄阳日报社、新闻客户端、慈善公益报等主流媒体,围绕重大、重点项目和重要时间节点及时开展宣传报道。2024年在各类媒体刊登播报新闻、消息等50多篇次,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
2.充分发挥阵地作用。在襄阳慈善网上发布慈善活动信息40余篇次,印发了11期《襄阳慈善信息》,向各会员单位通报慈善工作。印制新版《慈善法》手册1000本,新修改《慈善法》热点解读宣传折页1000份,慈善捐赠指南1000份,分发到社区、企事业单位,进行广泛宣传。
3.宣传活动形式多样。在“中华慈善日”“湖北慈善周”期间,通过进社区、进学校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慈善文化宣传活动,持续扩大慈善影响力。一是联合襄州区义工协会在襄州区主题公园举办“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活动。通过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手册500余份、现场咨询等形式,向现场群众讲解新修改《慈善法》知识,大力宣传全省联动项目,进一步普及慈善救助政策,提高全民慈善意识。二是中华慈善日当天,联合市心理咨询服务志愿者协会等单位,走进赵湾小学关爱困境儿童成长,为孩子们送上了丰富的学习用品、运动器材等爱心物资,并开展主题绘画公益活动。三是联合沐光传媒开展电梯广告电子屏宣传活动,在城区中高端小区的330部广告电子屏中,播放慈善宣传短视频。
四、注重自身建设,提升慈善组织形象
1.能力建设有效提升。定期组织全体职工集中学习相关慈善政策文件,安排工作人员参加省慈善总会等单位举办的线上、线下业务培训,提升慈善业务能力。加强与慈善组织、社会组织合作联系,召开交流座谈会,学习分享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优秀的经验做法。开展丰富多彩的工会活动,增强总会员工凝聚力。对总会内部机构设置和职能进行适当调整,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
2.依法行善阳光办会。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总会章程,完成2023年度慈善组织年检、财务审计,审计结果符合《慈善法》有关规定。定期召开会长办公会、理事会等会议,推动各项工作规范稳步运行。充分发挥监事会职责作用,对全年工作进行监督和审议,并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促进慈善工作有序开展。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在“慈善中国”平台和总会网站公开募捐及善款使用情况、年度工作报告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切实提升慈善组织公信力。
3.公益表彰扩大影响。为推进我市慈善工作整体发展,褒奖爱心单位的慈心善举,扩大慈善影响力,总会在名人城市酒店召开六届八次理事会暨“慈善惠民·点亮乡村振兴路”公益活动表彰会。会议对助力乡村振兴的19家爱心捐赠单位颁发了荣誉奖牌,听取并审议《襄阳市慈善总会2024年工作总结》《襄阳市慈善总会2025年工作要点》,为来年的慈善发展群策群力。
2024年,襄阳慈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必须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比如,总会所发挥的作用距离党和政府赋予慈善事业的光荣使命还有很大差距;受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影响,慈善资金募捐难度增大;募捐力度有待加大,募捐方式有待创新。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高度重视,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和务实的工作举措,推动总会工作和建设取得新进步,实现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