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5-06-26 14:58
2025年,襄阳市慈善总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增加民生福祉、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为主要目标,推动慈善募捐拓面拓量,慈善项目提质增效,自身建设不断加强,积极营造团结和谐、人人参与的慈善氛围,努力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新的步伐,为襄阳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慈善力量。
一、强化理论武装,坚定慈善工作政治方向。
一是抓好动员部署、学习研讨,深入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慈善事业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关于重视发展慈善在调节收入分配中的作用、在救助困难群体中的作用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在慈善工作中学用结合,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二是不断强化党建引领。深入开展党建工作,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学习新修订的《慈善法》,重点学习修订和增补的条款。开展自学、培训学、互相学多种形式活动,将新修订的《慈善法》学习到位、宣传到位、贯彻到位,拓展业务能力,提高工作水平。
二、发觉多元资源,着力扩大募捐增量。
一是围绕集中捐赠和经常性捐赠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灵活多样的慈善募捐活动。二是按照“巩固、充实、提高”的原则,推广慈善冠名基金设立,重点抓好各类专项基金的筹募。三是推进互联网慈善发展。着力抓好“湖北数字公益节”“99公益日”等重点募捐活动,更加注重项目质量。抓好总会网站、公益宝等多平台日常募捐,提高群众参与度。加强互联网募捐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培育发展多主体募捐力量,大力发展村社慈善。四是着力开发慈善新资源。巩固“基本盘”,在做好新增基金、跨界合作等有效做法的基础上,大力拓展慈善新资源,进一步促进慈善与社区、社工组织等融合发展。
三、优化项目建设,提升慈善救助质量效益。
一是结合我市民生工作,以助学为主线,创新活动形式,编制2025年主题慈善项目。二是全面落实联动项目。深入推进“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助力我市乡村振兴。继续做好中华慈善总会“药品援助”、“先心病患儿救助”等联动项目。三是巩固提升传统项目。持续开展“慈善情暖万家”、“爱心助孤”等传统项目,实施精准帮扶,不断扩大慈善影响力。四是优化调整救助项目方向。突出对遭遇突发性、紧迫性、灾难性困难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或个人实施救助,着力提升急难救助水平。
四、弘扬慈善精神,积极营造现代慈善氛围。
一是加强与主流新闻媒体合作,建立常态化宣传机制,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慈善活动宣传报道。二是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在群众中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利用报刊、网站、新闻客户端等渠道,全方位、多层次宣传新修改《慈善法》。三是在“中华慈善日”“湖北慈善周”等重要节点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四是积极推荐对慈善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参加全国、省市等级别的慈善奖项评选。适时开展全市慈善评选表彰,并进行大力宣传报道。五是充分运用总会网站功能,做好微信公众号推广,办好《襄阳慈善信息》刊物,充分发挥慈善宣传阵地作用。
五、提升能力素质,依法推进自身建设。
一是健全组织体系。联系发展会员,完善会员制度,以适当形式组织会员参与慈善活动。推动基层组织建设,积极引导基层慈善组织通过网络等多种形式筹集善款。二是强化考评激励机制,通过履职尽责考核评分、能力素质民主测评等方式,不断提升员工工作质效。三是注意防范风险,对线上线下募捐加强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守住底线。做到廉洁教育经常化、为民服务亲情化,努力打造作风优良、高效廉洁的慈善工作队伍。四是做好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工作。适时召开换届筹备工作会议,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落实责任分工,确保换届工作顺利进行。五是充分发挥监事会作用,建立组织监督、审计监督、捐赠人监督、公众监督和自我监督的多层次监督机制。六是着力提升志愿服务水平。适时举办志愿者培训活动,提高志愿者综合服务能力。继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探索如何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和资源创新志愿服务方式,提升志愿服务效果。